绿洲青年 | 杨顺昌:以科技为笔,绘就固废资源化新图景
2025-11-04
2005年,怀揣着对生命科学与工程技术交叉领域的好奇,杨顺昌进入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专业学习。虽然已经过去十年,但聊起自己的科研启蒙期,他的语气中依然满溢着感激之情。
绿洲青年 | 陈麒先:破解核酸药物递送难题 点亮基因治疗新路径
2025-09-05
当前,核酸药物凭借其高效靶点筛选、高研发成功率与低耐药性,正引领全球第三代药物创新浪潮。国家《“十四五”医药工业发展规划》明确将其列为重点发展领域,强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,积极谋划在新型递送技术等生物药技术领域的攻坚破难。其中“高效低副作用的核酸药物递送技术”被列为“十四五”重点研发计划。
绿洲青年 | 刘磊:着力“双创融合”,写好“三篇文章”
2025-08-17
在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环境实验室,工程师刘磊正带领团队调试一套工业园区智慧监测系统
绿洲青年 | 王安娜:跨文化影像创作者的探索之路
2025-07-05
近日,在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指导、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办的第八届 “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” 征文大赛中,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影像实验室实习生、浙江大学 2023 级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研究生王安娜凭借作品《和我走近中国,走进中国》斩获一等奖。
绿洲青年 | 赵越:十年攻坚路,铸柔性产线智造新章
2025-05-30
在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食品实验室,工程师赵越正通过屏幕,实时监测柔性智能食品中试生产线的运行。
绿洲青年|韦梦莹:左手科研,右手产业,以奋斗笔触书写医药产业新篇
2025-05-04
在智慧绿洲未来健康实验室里,韦梦莹正在药物创新的十字路口“破壁出圈”。这位曾深耕药物分析领域的博士后,如今以特聘研究员的身份投身于创新制剂研发,用五年时间完成了从高校研究者到产业转化先锋的角色蜕变。
绿洲青年 | 陆鹏:从原子层面解析食源性致病菌,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
2025-03-04
“民以食为天,食以安为先。”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,是公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食品科学研究已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营养分析,而是深入到结构生物学、分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,以期从根源上揭示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。
绿洲青年 | 饶泽鹏:从污泥里探寻“无废未来”
2024-12-06
在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环境实验室,特聘研究员饶泽鹏正致力于市政污泥的清洁、安全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,探索破解城市固废处理难题。
绿洲青年|董淑钦:做守护房屋安全的“体检医生”
2024-10-29
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城市(智慧城市)实验室联合陶庄镇政府首创智慧民房运维监测模式,全天候守护着老旧房屋的“健康”。未来城市(智慧城市)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淑钦正是这一项目的重要参与者。
绿洲青年 | 李家山:让共同富裕理想在智慧绿洲生根发芽
2024-09-12
李家山在博士期间便开始涉足与共同富裕相关的研究,尤其专注于居民财富分配,在《经济学动态》《财政研究》《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》《国际金融研究》等期刊发表多篇文章,详细梳理并探讨了财富不平等问题。
绿洲青年 | 韩奇:以哲学之钥,解锁区域战略发展新篇章
2024-08-23
长期以来,哲学专业因其深奥与神秘给人以敬畏之感。然而,在新时代的浪潮中,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,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。这一变化不仅仅是时代的呼唤,更是实践的需求。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区域发展实验室(绿色发展研究中心)特聘副研究员韩奇博士,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学者。她以复杂系统论为研究范式,致力于将哲学思维运用于战略实践,开展发展战略相关...
绿洲青年 | 从西子湖畔到西塘古镇,在智慧绿洲打造服务“双碳战略”的智能绿色建筑!
2024-05-31
未来的建筑是怎样的?它也许“会呼吸”“会变色”,无需空调、暖气来调节室温,还能通过建筑本身对太阳能、风能、水能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满足建筑用能需求。建筑本体从单一的用能者变成了产、储、调、用的集成者,从而实现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,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。
绿洲青年 | 刘冠辰:聚焦“蛋白改性”,让食品创新成果更快走上餐桌
2024-05-19
三餐四季,南米北面。食品行业是与老百姓生活最为息息相关的领域,“吃永远是躲不开的,与其他学科可能会遇到‘热’与‘冷’的时期不同,食品行业涉及14亿国人张嘴吃饭的问题,是永远的朝阳行业。”刘冠辰是这样评价食品行业的。